Wednesday, December 15, 2010

PNC 2010 香港會議出國報告

這次香港的 PNC 會議第一天下午的議程:Knowledge Upon Social Media: Dialogue Between Archives and Services 是我統籌安排的。所以我來描述一下後台運作的情形,以供未來的工作者參考。

主辦單位提出要以 Knowledge 為名,邀請各個單位各自規劃一個議程然後再組成這個研討會的主題,其實是行之有年的作法。以往的 PNC 籌備委員會就是在作這樣的討論。由於 PNC 同時也是一個國際的會議,我們也必須要考量到國際合作夥伴的想法,所以這中間其實仍有許多協調與妥協的過程。就我們接受到告知要籌備一個兩小時左右的議程時,主辦單位已經敲定了今年的 PNC 會議是以「知識」為主題;然後各單位需要以此提出自己要籌劃的內容。其實這樣的作法頗為令基層單位頭痛:我們可能今年沒有這樣的規劃(國際論壇),或者我們已經規劃的方向與「知識」有點距離,但是結果上我們都得要配合並且執行完這樣的工作。

有沒有更好的作法呢?也許在今年結束之際,就發一個小型問卷附在所有需要繳交的資料之後,邀請各位與會同仁能夠勾選今年最令人欣賞的議程(這樣明年可以把籌劃這個主題議程的同事邀請加入籌委會,其選擇的主題也可以優先考慮後續再設計安排)、並且提供自己所建議的明年度會議可以考慮的主題。如果想要強力推薦自己所提主題的同事,就必須要提出相關的參考資料供大家參考。這樣就可以兼顧想要運用這個資源關注相關內容的「主動型參與者」,以及策劃優質內容為參與者所喜好的「被動型參與者」,一起將優質的內容推薦給所有 PNC 的與會者。

我們今年度還是依照主辦單位的要求,規劃了以知識為名義、聚焦在 Social Media 的議程討論;除了我自己負責主講 Digital Archives 與 Digital Natives 兩個概念相撞擊衝突時,裡面的所存在的知識問題,來做為整個議程的開場引言之外,我們還特別邀請香港當地 Social Media 的重要意見領袖來跟 PNC 的觀眾分享看法。我們邀請的與談專家包括: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莫乃光(Charles Mok)、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 Online)與香港獨立媒體 InmediaHK 編輯林藹雲(Oiwan Lam),以及香港維基媒體協會理事會主席陳予(Yu Jeromy Chan)。

這個議程的安排其實是跟今年六月下旬 HKIGF 網際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有關:莫乃光先生邀請我、林藹雲與另外兩位講者一起就網際網路治理在不同地方的挑戰與面貌對話。當時我也是根據我所從事的 Social Media 計畫所感受到的全球社會媒體變成只進不出的資訊監牢(silo-walled garden)之困境與挑戰來加以闡述。在前面的對話基礎上,莫乃光先生、林藹雲小姐跟我對於彼此關注的課題有所共識,也都覺得如果有需要在另外的場合有機會可以再長談,可以幫助觀眾釐清一些想法。陳予則是由莫乃光推薦的優秀年輕人,僅僅 24 歲便擔任香港維基協會理事會主席。這次的演講內容也非常精采。

一個新的同事要如何規劃這樣的論壇討論?我會建議可能要關注連續的議題與對話,因為任何一個能夠真正回應來自不同背景聽眾的專業議程,勢必得跟研究者平日所關注的專業領域議題息息相關,也會有新的資訊與想法回饋給與會的參與者。Twitter 是一套 social media 同時也是關注網際網路廣大言論空間中的新討論的極佳工具。在整個議程發展的過程中,這三位先進都透過 email 與 twitter 反饋了我很多關於這個議程所設定議題的想法,我也從他們所關注的話題中,更了解了這幾位的講者,同時也預演自己如何協助他們對話。

誠如我們所設定的主題:Knowledge Upon Social Media,新的資訊工具如社會媒體已經劇烈地改變了我們的資訊社會與網路生活。我們作為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的工作者,我們得要面對的是使用者的行為已經巨大的改變了。以往以製作導向、製作者導向的數位典藏設計方式,製造出不容易使用、不方便連結的數位內容,面對社會媒體浪潮的衝擊將會有更大的壓力席捲而來。或許我們應該安排一個 twitter 與 facebook 的研討會來討論這些壓力到底是什麼?只是不重要的流行訊息,還是研究機構該正視的使用者行為改變方向?

這三位講者的內容分別觸及到我們對台灣與世界還不甚了解與掌握的部份。莫乃光先生整理了香港 social media / web 2.0 從民間到政府運用的經驗與實際案例,林藹雲小姐就民間運用社會媒體反思與串連、並且開始形成力量,帶來了雙向的發展經驗;陳予則就 wikipedia 的發展經驗,以及維基百科社群中對文化機構 GLAM 特別關注,並且近五年來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文化典藏機構運用維基百科的經驗:他們將文物的影像、聲音多媒體檔案加入 wikicommons 維基公共財的行動,改變了長久以來維基百科與一般博物館就檔案政策衝突互相敵對的刻板印象。我們是否可以活用這些經驗與例子,來替台灣的文化機構找尋發展的動力?我們自己在提供傳統 web 1.0 的數位內容網站時,可曾關心台灣整體民眾的資訊素養程度,並且與網路技術一同成長,與時俱進地調整數位典藏內容的文化政策與服務?

Check out this SlideShare Presentation:

回到我自己的演講內容,數位典藏與數位原生代的衝擊,讓我們看見了社會性的知識誕生泉湧的風潮與面貌。我列舉了 Ultrafilter 這個 WPIC 中文維基百科由苑明禮先生現在正在進行的計畫,想要讓已經有十年歷史的維基百科能夠跟上現在的社會媒體脈動、與民眾走的更近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Paper.li 這個 Twitter 上面的應用,將你未必有能力讀完的所有朋友分享的知識,依照傳統報紙的型態區分成不同版面、專題焦點,讓你眼睛一亮地閱讀網路世界中的嶄新知識。(林藹雲則展示了由她所關注的中國訊息所客製化的 Paper.li)這些創新作為技術展演可能沒有什麼太了不起的地方,但是它所體現在使用者行為上的意義,卻是聲如洪鐘。

從這個角度,反過來詢問我們所汲汲營營在推動的數位典藏,這些典藏服務提供給我們什麼樣的知識?面對今日的網路時代、資訊社會所需要的新知識?它能夠告訴我們,重要的「合作型知識」(collaborative knowledge)、「關連型知識」(relational knowledge)、「移動的知識」(migrational / fluid / dynamic knowledge),「即時性知識」(real-time knowledge),以及「該怎麼行動的知識」(action-oriented knowledge)嗎?如同維基百科在教導新一代的數位原生代合作、Facebook 以朋友關係整理關連型知識、維基洩密(wikileaks)整理關連型知識讓各國政府被聚光燈穿透、透明地一覽無遺;TED translation、GV Lingua、Mozilla Localization 等翻譯計畫讓知識可以跨越語言邊界流動,Google 搜尋服務正式整合 twitter 搜尋讓 Google 免於被「即時性知識」打敗趕下霸主地位。我們現在不是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還要資訊氾濫,而人們還要更不知所措?我們的數位典藏服務也該讓使用者使用這些內容時更加安全、安心、便利。

誠如 Charles Leadbeater 在專書 Cloud Culture 中所倡議的:當我們已經來到一個有更多的文化內容、文明遺產是以數位化的方式儲存起來,更多的人們可以接觸到這些內容,同時人們擁有更好的工具來將他們的創意帶到這些物件當中時,我們便面臨到大眾文化的表述方式以幾何級數的方式成長。這個就是所謂的「雲端文化」(Cloud Culture)。而我們所需要的是更有意識地運用社會科技(social technologies)、藉由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的作法,來創新設計數位典藏。這些新的知識將得以內嵌在這些系統當中,被人們使用而傳播,改善與創新我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