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5, 2010

PNC 2010 香港會議出國報告

這次香港的 PNC 會議第一天下午的議程:Knowledge Upon Social Media: Dialogue Between Archives and Services 是我統籌安排的。所以我來描述一下後台運作的情形,以供未來的工作者參考。

主辦單位提出要以 Knowledge 為名,邀請各個單位各自規劃一個議程然後再組成這個研討會的主題,其實是行之有年的作法。以往的 PNC 籌備委員會就是在作這樣的討論。由於 PNC 同時也是一個國際的會議,我們也必須要考量到國際合作夥伴的想法,所以這中間其實仍有許多協調與妥協的過程。就我們接受到告知要籌備一個兩小時左右的議程時,主辦單位已經敲定了今年的 PNC 會議是以「知識」為主題;然後各單位需要以此提出自己要籌劃的內容。其實這樣的作法頗為令基層單位頭痛:我們可能今年沒有這樣的規劃(國際論壇),或者我們已經規劃的方向與「知識」有點距離,但是結果上我們都得要配合並且執行完這樣的工作。

有沒有更好的作法呢?也許在今年結束之際,就發一個小型問卷附在所有需要繳交的資料之後,邀請各位與會同仁能夠勾選今年最令人欣賞的議程(這樣明年可以把籌劃這個主題議程的同事邀請加入籌委會,其選擇的主題也可以優先考慮後續再設計安排)、並且提供自己所建議的明年度會議可以考慮的主題。如果想要強力推薦自己所提主題的同事,就必須要提出相關的參考資料供大家參考。這樣就可以兼顧想要運用這個資源關注相關內容的「主動型參與者」,以及策劃優質內容為參與者所喜好的「被動型參與者」,一起將優質的內容推薦給所有 PNC 的與會者。

我們今年度還是依照主辦單位的要求,規劃了以知識為名義、聚焦在 Social Media 的議程討論;除了我自己負責主講 Digital Archives 與 Digital Natives 兩個概念相撞擊衝突時,裡面的所存在的知識問題,來做為整個議程的開場引言之外,我們還特別邀請香港當地 Social Media 的重要意見領袖來跟 PNC 的觀眾分享看法。我們邀請的與談專家包括: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莫乃光(Charles Mok)、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 Online)與香港獨立媒體 InmediaHK 編輯林藹雲(Oiwan Lam),以及香港維基媒體協會理事會主席陳予(Yu Jeromy Chan)。

這個議程的安排其實是跟今年六月下旬 HKIGF 網際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有關:莫乃光先生邀請我、林藹雲與另外兩位講者一起就網際網路治理在不同地方的挑戰與面貌對話。當時我也是根據我所從事的 Social Media 計畫所感受到的全球社會媒體變成只進不出的資訊監牢(silo-walled garden)之困境與挑戰來加以闡述。在前面的對話基礎上,莫乃光先生、林藹雲小姐跟我對於彼此關注的課題有所共識,也都覺得如果有需要在另外的場合有機會可以再長談,可以幫助觀眾釐清一些想法。陳予則是由莫乃光推薦的優秀年輕人,僅僅 24 歲便擔任香港維基協會理事會主席。這次的演講內容也非常精采。

一個新的同事要如何規劃這樣的論壇討論?我會建議可能要關注連續的議題與對話,因為任何一個能夠真正回應來自不同背景聽眾的專業議程,勢必得跟研究者平日所關注的專業領域議題息息相關,也會有新的資訊與想法回饋給與會的參與者。Twitter 是一套 social media 同時也是關注網際網路廣大言論空間中的新討論的極佳工具。在整個議程發展的過程中,這三位先進都透過 email 與 twitter 反饋了我很多關於這個議程所設定議題的想法,我也從他們所關注的話題中,更了解了這幾位的講者,同時也預演自己如何協助他們對話。

誠如我們所設定的主題:Knowledge Upon Social Media,新的資訊工具如社會媒體已經劇烈地改變了我們的資訊社會與網路生活。我們作為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的工作者,我們得要面對的是使用者的行為已經巨大的改變了。以往以製作導向、製作者導向的數位典藏設計方式,製造出不容易使用、不方便連結的數位內容,面對社會媒體浪潮的衝擊將會有更大的壓力席捲而來。或許我們應該安排一個 twitter 與 facebook 的研討會來討論這些壓力到底是什麼?只是不重要的流行訊息,還是研究機構該正視的使用者行為改變方向?

這三位講者的內容分別觸及到我們對台灣與世界還不甚了解與掌握的部份。莫乃光先生整理了香港 social media / web 2.0 從民間到政府運用的經驗與實際案例,林藹雲小姐就民間運用社會媒體反思與串連、並且開始形成力量,帶來了雙向的發展經驗;陳予則就 wikipedia 的發展經驗,以及維基百科社群中對文化機構 GLAM 特別關注,並且近五年來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文化典藏機構運用維基百科的經驗:他們將文物的影像、聲音多媒體檔案加入 wikicommons 維基公共財的行動,改變了長久以來維基百科與一般博物館就檔案政策衝突互相敵對的刻板印象。我們是否可以活用這些經驗與例子,來替台灣的文化機構找尋發展的動力?我們自己在提供傳統 web 1.0 的數位內容網站時,可曾關心台灣整體民眾的資訊素養程度,並且與網路技術一同成長,與時俱進地調整數位典藏內容的文化政策與服務?

Check out this SlideShare Presentation:

回到我自己的演講內容,數位典藏與數位原生代的衝擊,讓我們看見了社會性的知識誕生泉湧的風潮與面貌。我列舉了 Ultrafilter 這個 WPIC 中文維基百科由苑明禮先生現在正在進行的計畫,想要讓已經有十年歷史的維基百科能夠跟上現在的社會媒體脈動、與民眾走的更近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Paper.li 這個 Twitter 上面的應用,將你未必有能力讀完的所有朋友分享的知識,依照傳統報紙的型態區分成不同版面、專題焦點,讓你眼睛一亮地閱讀網路世界中的嶄新知識。(林藹雲則展示了由她所關注的中國訊息所客製化的 Paper.li)這些創新作為技術展演可能沒有什麼太了不起的地方,但是它所體現在使用者行為上的意義,卻是聲如洪鐘。

從這個角度,反過來詢問我們所汲汲營營在推動的數位典藏,這些典藏服務提供給我們什麼樣的知識?面對今日的網路時代、資訊社會所需要的新知識?它能夠告訴我們,重要的「合作型知識」(collaborative knowledge)、「關連型知識」(relational knowledge)、「移動的知識」(migrational / fluid / dynamic knowledge),「即時性知識」(real-time knowledge),以及「該怎麼行動的知識」(action-oriented knowledge)嗎?如同維基百科在教導新一代的數位原生代合作、Facebook 以朋友關係整理關連型知識、維基洩密(wikileaks)整理關連型知識讓各國政府被聚光燈穿透、透明地一覽無遺;TED translation、GV Lingua、Mozilla Localization 等翻譯計畫讓知識可以跨越語言邊界流動,Google 搜尋服務正式整合 twitter 搜尋讓 Google 免於被「即時性知識」打敗趕下霸主地位。我們現在不是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還要資訊氾濫,而人們還要更不知所措?我們的數位典藏服務也該讓使用者使用這些內容時更加安全、安心、便利。

誠如 Charles Leadbeater 在專書 Cloud Culture 中所倡議的:當我們已經來到一個有更多的文化內容、文明遺產是以數位化的方式儲存起來,更多的人們可以接觸到這些內容,同時人們擁有更好的工具來將他們的創意帶到這些物件當中時,我們便面臨到大眾文化的表述方式以幾何級數的方式成長。這個就是所謂的「雲端文化」(Cloud Culture)。而我們所需要的是更有意識地運用社會科技(social technologies)、藉由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的作法,來創新設計數位典藏。這些新的知識將得以內嵌在這些系統當中,被人們使用而傳播,改善與創新我們的文化生活。

Friday, May 15, 2009

To Twit Or Not To Twit

我們的計畫是否學習到在專業工作情境中如何使用部落格,這個我不知道;但是很多辦公室中目前最夯、被爭論不休的議題是,「該怎麼使用 twitter?」「那些情境下適合 twitter,那些又不適合呢?」這篇 The New York Observer 的文章:Twitter Culture Wars at 'The Times': 'We Need a Zone of Trust,' Bill Keller Tells Staff,呈現了紐約時報辦公室裡面編輯與記者們的不同看法與爭論。

“Inside the newsroom we’re learning lessons about what’s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Times televsion reporter Brian Stelter told The Observer in an interview. He tweeted only once during the Monday session. “I think what we should be talking about and what we’re actively talking about are the broader benefits Twitter has for journalism and how it can improve our work in subtle ways.”

Thursday, April 09, 2009

典藏與變造

今天看到資訊所 video forgery(視訊變造)的演講,所以就跟 C. 討論了一下影像與音訊變造的歷史與「普遍性」。然後我們就聊到「歷史」上著名的國父-蔣公火車油畫,據說也是有變造的歷史。底下找到著這則新聞「兩蔣檔案/李敖:蔣介石與孫文合照 事後合成(2005/04/18 02:37)」,也應該是數位典藏研究的範圍 :)

然而,根據東森新聞了解,蔣介石取得孫中山繼承人地位,憑藉的不僅僅是黃埔軍校的嫡系武力,有一張1924年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中兩代革命領袖惺惺相惜的著名歷史照片,最後幾乎可證明該張照片經過變照,當時擔任黃埔軍校教官的黃埔軍校教授部主任王柏齡、黃埔軍校教授教官何應欽,其實也在其實也在這張照片中,只是二人身影卻被淡化了,由此可以看出蔣介石為取得正統地位的一些著力痕跡。

李敖說,這張照片很早就變造了,不是在台灣變造的,這是蔣介石為證明他是孫中山唯一傳人,才下令讓人變造相片,使何、王二人不能「顯影」,不過,其中有個關鍵人物何應欽將軍不甘心「自己不見了」,所以在蔣介石過世後,出書完整的公佈了原照片,才讓真相大白於世。


不曉得我們的資訊判讀技術有沒有辦法拿來研究這種議題 :)

Monday, March 17, 2008

數位保存的回顧與前瞻


第一天的專題演講《數位保存的回顧與前瞻》(Digital Preservation:Where are we now? Where are we going?),講者 Deanna Marcum 博士於 2003 年 8 月 11 日被指定為助理圖書館員/主任,管理 53 個分部、1800 人以上的不同辦公室,負責收藏、目錄、公共服務與保存活動;身障者服務,以及美國國家圖書館網路與書目標準。她也負責整合新數位資源,建造 21 世紀國家數位圖書館。1995 年 Marcum 博士被指派為圖書館資源協會(Council on Library Resources, CLR)理事長,及保存與近用委員會(Commission on Preservation and Access)主席,監督了這兩個協會 1997 年的合併,改名為圖書館與資源協會 (CLIR,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Marcum 博士擔任主席到 2003 年為止。在之前1993-1995 她負責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的公共服務與館藏管理、以及美國天主教大學的圖書資訊學院院長。

Deanna Marcum was appointed Associate Librarian for Library Services on August 11, 2003. In this capacity she manages 53 divisions and offices whose over 1,800 employees are responsible for acquisitions, cataloging, public service, and preservation activities, services to the blind and physically handicapped, and network and bibliographic standards for America's national library. She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integrating the emerging digital resources into the traditional artifactual library–the first step toward building a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for the 21st century. In 1995, Dr. Marcum was appointed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 on Library Resources and president of the Commission on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She oversaw the merger of these two organizations into the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CLIR) in 1997 and served as president until August 2003. CLIR's mission is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issues that affect the welfare and prospects of libraries and archives and the constituencies they serve, convene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best position to engage these issues and respond to them, and encourage institutions to work collaboratively to achieve and manage change. Dr. Marcum served as Director of Public Service and Collection Management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from 1993-95. Before that she was the Dean of th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t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From 1980 to 1989, she was first a program officer and then vice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 on Library Resources. Dr. Marcum holds a Ph.D. in American Studies, a master's degree in Library Science, and a bachelor's degree in English.

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ハケンの品格〉

今天跟同事 G 討論工作構想後,一離開辦公室踏上走廊,我便想到剛看完的日劇《ハケンの品格》(暫譯「派遣的品格」)。這齣描述人力派遣業所派遣的外派職員與大型公司正職職員間結構性的緊張關係與人性故事的小品日劇,在2007年年初獲得十集平均20.1%的收視率,成為與《華麗一族》並駕齊驅的2007年重要日劇。劉黎兒也在今週刊的專欄中,評論〈千萬別當派遣員工〉;在貓步小姐的劇評文章 〈(更新)緯來即將播出「派遣的品格」,熱烈期待中!〉中,她提到劇名的意義:

「在這部戲剛播出的時候,許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這部戲要叫「派遣的品格」,我認為,其實這部戲主要想表達的是「人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這個主題,而由於「派遣」剛好是一個很特殊的工作型態,並且正因為它的特殊之處,恰好更能突顯「人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這個主題,我也覺得,劇組這樣的處理方式,非常適切地呈現了他們想要傳達的主旨。」


「派遣員工」是一個日本社會當中非常重要的現象,不僅僅在日本,台灣與世界各國也都迅速地加入這個資本主義高度發展與分工化的全球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劉黎兒那篇文章會用力闡述該主題的緣故。按時計費,有作有錢、沒作沒錢,沒有勞退保險沒有年終的外派人員,販賣的是自己赤裸裸的勞動力:純勞動(labor only)。在這當中,人該怎麼看待工作?外派員工與正職員工,如何看待「一國兩制」下的另個世界中的彼此?

這齣劇中有很多很精彩的段落(以下雷),凸顯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被精美的表象包裝起來,然後再被又認真又好笑的故事內容給戳破。一個小例子:在情人節的巧克力戰爭,「優秀」員工的用心宣傳稿、透過神奇的聲音演出,讓所有的人都想來買(人情)巧克力表達自己;但是卻同時又因為忘了關的麥克風,外派與正職員工的爭執過程,讓所有消費者一下子瞥見了冷酷職場的後台風景,於是眾人選擇不買(人情)巧克力來表達抗議。同時同樣身為外派的巧克力販賣員,卻因為主角的冷靜理性剖析而重拾勞動自尊與自信(雷結束)。

數位典藏是一個以計畫方式在許多機構推動的工作;這些機構本身沒有規劃資訊人力與經營的投資,而是透過國家的經費挹注,掌握資源來推動這個在資訊浪潮襲捲下、不可缺席的數位化工作。所有我們的勞動,都是約聘僱人員;雖然沒有到外派那樣的高度資本主義化程度,但是仍然沒有未來、欠缺規劃。工作者選擇迎合計畫階序高位者的想像,拒絕創新與風險,忽略了自己的「品格」與態度投入,才是扭轉一個計畫、一個機構乃至於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關鍵。

雖然劉黎兒批判的是推動這個想像的電視台、創造出一個不可能在現實中存在的、擁有26種證照、字典裡沒有「不可能」的大前春子,貓步小姐這篇相當用心寫就的劇評,一如平均收視率20.1%滿足的觀眾(跟我自己),彰顯了日常生活中的行動者/勞動者,對於自我工作品格/態度的期許。我們多麼希望自己每天的工作是能夠有所貢獻,有意義啊。只是這樣的聲音,科層官僚組織文化的本質,一如「瞭不瞭解公司、聽不聽的懂日語」(桐島部長語),也許就是註定要抵銷這樣的「雜訊」。

踏進走廊,我開始想著要怎麼樣才有辦法離開這樣的困境,走向泥船外的創新。

Sunday, November 18, 2007

Formosa Tâi-gí Kong-Ha̍k-Hāu [Formosa 台語公學校]

踏話頭:

從甲午戰爭被清帝國割據的台灣,從日據時代開始走向一條想望現代化的漫漫長路。這條路並沒有因為國民黨代表了中國接收了開羅會議/雅爾達會議/舊金山和約的結果,歷經數十年全球最漫長的戒嚴統治、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中走向民主,被阻斷或者被達成。現代化的歷程只是尚未完成。

現代化需要更深刻素養的公民。深刻文化素養是來自於對自己與他人文明與文化的深刻理解與體會。淺薄的第二外國語教學與沒有體系的華語教學,只會扼殺孩子培養深刻表達能力、溝通協商達成共識,與其他公民共同擘畫未來的機會。

數位典藏是這樣的現代公民培養行動的土壤與工具。

Formosa Tâi-gí Kong-Ha̍k-Hāu [Formosa 台語公學校]

理念 Lí-liām:
用台語教學的全人教育體系(幼稚園,小學)

連結:

台灣另類學校:http://www.alearn.org.tw/mag/doc/b000201.htm

台灣雙語(國語+英語)學校列表:
* http://www.cbps.tpc.edu.tw/first_new.asp 康橋雙語中小學(高中,國中,國小,幼稚園)。
* http://www.sagor.hc.edu.tw/ 矽谷雙語學校(高中,國中,國小,幼稚園)。

外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