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0, 2006

情境認知:再現如何被創造與賦予意義(Clancey, William J.)

Situated cognition: How representations are created and given meaning. Clancey, William J. (1994) Situated cognition: How representations are created and given meaning, in Lewis, R. and Mendelsohn, P., Eds. Lessons from Learning, pages pp. 231-242.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再現」(representations)被視為認知科學的核心概念,然而很少的研究有檢視人們如何創造、感覺與歸因意義賦予新的再現形式。學習者如何將教學指引(instructions)關聯到電腦螢幕上他還尚未理解、同時也還無法區別出物件與關係的特徵呢?語言學的基模模型(linguistic schema models)假設世界以「尚未再現」(pre-represented)的方式存在,並且已經參數化變成目標性的特徵;推理能力在「感覺上顯著」的符號之流上運作。在這樣排除型態的語言認知模型中,推論與理解只能根據文字來進行:定義、因果關係、分類等。雖然眾所皆知這種模型「缺乏證據」,符號對教學課程本身沒有意義、很少人努力找出人們如何創造符號形式。什麼是控制注意力、影響再概念化(reconceptualization)以及關聯全然不同看的方式的非語言學的歷程?我呈現了一個落在語言基模理論領域外面的人類學習的例子,解釋「再現的創造」作為一種在人際層面與姿勢-物質層面知覺的互動。我聚焦在學生對於概念的解釋發生改變,例如當他們建構所見與所為的模型時,「解釋什麼構成了一個再現語言(以及這是甚麼意思)」一系列發生的活動。這個社會-感知分析補充了語言學基模理論的新近專家差異,描述了更詳盡的學習機制、特別強調感知的本質。這個觀點引發針對今日的教學課程的新的實驗,以及觀察與了解學生互動的方式。


William Clancey 先生顯然很關切「情境」(situated)這回事。在 1993 年,他發表了「知識層次的再解釋:社會-科技系統建模」(The knowledge level reinterpreted: Modeling socio-technical systems)談論知識的擷取(knowledge acquistion)的歷程。並且關心日常生活工具的重要性。在 1995 年,他在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Taiwan) 發表了 A Tutorial on Situated Learning

「情境學習理論宣稱每個概念與人類行動是一種概化歷程(generalization),適應持續變化的環境,因為人們所見與所為是一起發生的。從這個觀點,思考是一種實體的技術。當我們創造事物的名稱、調整段落中語句的順序,以及解釋我們陳述意義為何,每個步驟不是被重新架構範例的文法與先前建構的計畫所控制,而是從先前所見、所言與動作中適應性地重新配置與對應。情境學習是在研究人類知識發展如何在活動中發展,並且特別是人們如何創造與解釋他們行止的描述(再現)。這個導論提供了情境學習的歷史觀點,包括介紹杜威、Bartlett、Vygotsky 與 Ryle的著作。我也提供了情境學習被應用在今日商業歷程中重新設計的範例。」


這些是十年前的論文。如今他有興趣的重點又是甚麼呢?是否發展出了更為整合的觀點呢?根據他的個人網頁(http://bill.clancey.name),最近他的興趣好像都跟火星研究有關。(是不是因為他在 NASA 工作/過?)有一個很棒的焦點,是 human-centered computing(我不會翻,也許可以翻作是人類中心運算...,UCBerkeley 也有這個跨領域的HCC研究中心)。

總之「情境認知」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基礎研究,而且歷史可以追溯非常久遠。以前在心理系所閱讀的教科書,我已經不記得是否有強調這個部份的研究成果與對其他領域(包括學習、認知科學等)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