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飛去高雄參加了我們計畫的南部媒體記者茶敘。現在來的記者會嘉賓比記者多,實在不是太好的情形。一般公認我們計畫的名字聽起來就很硬,無論我們作了多少事情,就很不容易討喜,在媒體上不容易呈現。人們必須跟他們已經覺得有所理解(或者誤解)的議題銜接起來,眼前的問題才會變得有意義。原本的議題是要突顯政府做錯事,專業就變成指控的工具;原本若是要說政府沒有做事,專業就變成解套的關鍵議題。
例如故宮已經是個成功的案例(線上買故宮精品 衍生商品希賺個20億)、新聞局是否處理典藏問題,因為中國的典藏預算高達兩千多億元,竟然變成被凍結預算解凍關鍵(立委:能否推電影典藏 預算解凍關鍵)。
「國民黨籍立委洪秀柱(台北縣)表示,政府連中國送熊貓來台,都被冠上統戰標籤,更別說中國演員要來台拍戲,她語氣激動批評政府,只會喊要編列五年兩百億經費投入電影與創意產業,但中國西安光花在保存電影資料的經費,每年就高達新台幣兩千億元,「看看人家是怎麼保護電影產業?」
新聞局電影處長周蓓姬坦承,新聞局電影處的預算一年只有兩、三億元,但是修補舊影片所費不貲,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修繕費用,需耗費三百萬元至一千萬元不等,就算集資目前所有與政府執行數位典藏相關的預算,都不夠支付,但新聞局計畫編列明年預算時,大幅提高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典藏修繕預算。
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黃適卓與雷倩決議,鼓勵業者先向政府申請電影典藏所需經費,由國科會和新聞局先挪支預算以為因應,執行成效作為新聞局預算能否解凍的參考依據之一,一年之內完成法案三讀,使台灣電影典藏制度法制化。3/31/2006 8:32:34 PM」
新聞局電影處長周蓓姬坦承,新聞局電影處的預算一年只有兩、三億元,但是修補舊影片所費不貲,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修繕費用,需耗費三百萬元至一千萬元不等,就算集資目前所有與政府執行數位典藏相關的預算,都不夠支付,但新聞局計畫編列明年預算時,大幅提高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典藏修繕預算。
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黃適卓與雷倩決議,鼓勵業者先向政府申請電影典藏所需經費,由國科會和新聞局先挪支預算以為因應,執行成效作為新聞局預算能否解凍的參考依據之一,一年之內完成法案三讀,使台灣電影典藏制度法制化。3/31/2006 8:32:34 PM」
同樣是典藏,省諮議會卻被視為黑機關仍在抓錢擴權,典藏當作是惡行之另一例(聯合新聞網:酬庸政治拜拜 省諮議員凍成無給職)。
「【本報記者何明國】立院內政委員會昨天決議省諮議員的研究費不予解凍,不得動支,讓諮議員成為真正的無給職,一年為國庫省下近千萬元,值得肯定。但諮議會浪費民脂民膏,還有更嚴重的。
政府精省和組織再造工作荒腔走板,諮議會還有八十人不知何去何從。結果立委顏清標提案,在立法院組織法增訂「立法院設中南部服務中心及議政博物館」,來接收這八十名員工以及會議廳。這項修法於九十四年一月通過。
這一來鬧出雙包案。諮議長余玲雅認為,諮議會是憲法明訂存在的「憲政機關」,拒絕「移交」給立法院,本身也搞個「議政博物館」籌備處,雙方僵持不下。
令人詬病的是,八十名諮議會員工即使撥給立法院,成為立院中南部服務中心的人員,同樣無所事事,浪費民脂民膏。現在留在諮議會不處理,也是同樣情況。
更荒謬的是,余玲雅自九十一年開始諮議會史料的數位化工程,居然另僱約聘人員,現在還在上網招人,難道這八十位資深員工對省議會文獻資料的熟悉和處理,會不如新的外來和尚?」
政府精省和組織再造工作荒腔走板,諮議會還有八十人不知何去何從。結果立委顏清標提案,在立法院組織法增訂「立法院設中南部服務中心及議政博物館」,來接收這八十名員工以及會議廳。這項修法於九十四年一月通過。
這一來鬧出雙包案。諮議長余玲雅認為,諮議會是憲法明訂存在的「憲政機關」,拒絕「移交」給立法院,本身也搞個「議政博物館」籌備處,雙方僵持不下。
令人詬病的是,八十名諮議會員工即使撥給立法院,成為立院中南部服務中心的人員,同樣無所事事,浪費民脂民膏。現在留在諮議會不處理,也是同樣情況。
更荒謬的是,余玲雅自九十一年開始諮議會史料的數位化工程,居然另僱約聘人員,現在還在上網招人,難道這八十位資深員工對省議會文獻資料的熟悉和處理,會不如新的外來和尚?」
無論是非作不可、平衡政府施政不力的質疑,或者是政府亂花錢擴權的批判,專業都沒有真正落實在這些對話當中。基層的單位是否有意識到某項專業,例如典藏與電影政策,背後的長期意涵?數位化與政府資料檔案典藏的長期政策方向?目標與實際困難?民意高層的壓力是否有顧及政策彼此相關與資源投入的整體性?凍省背後豈只是砍掉諮議員薪水的問題,政府結構當中的組織與效能重組,難道就只是名稱相同的合併問題?地方的舊行政中心,裡面的政治歷史寶藏與資訊的運用,到底還有甚麼意義?
就像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ly)獲邀訪問 Pixar,看見賣座動畫電影背後的科技力量(李安與皮克斯),我們這些關切電影產業發展、凍省與政府組織調整、文化資產典藏的高層人士,可曾看見這些問題背後共通的科技整合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