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處理一個入口(portal)的企劃書。我大約花了30分鐘的時間,所以比預期的時間要多出一些。處理的重點在於最初始的計畫格局與角色定位,用某些關鍵的詞彙來加以區隔。這裡的詞彙並非一般想像的專業術語,例如 web 2.0 之類、令我們圈內人熱衷又愉悅的黑話。事實上,這些術語在企劃書中所發揮的功能事實上少之又少。專業術語有著兩面刃的特性:它可以用來辨識這個撰寫團隊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完成任務,也代表著評審人員是否足夠專業到區分專業術語恰當與不恰當的使用。如果用四維向度來區分專業術語使用在企劃書當中的命中率,可能得到的結果會是造成困擾,低度的區辨效果,以及最後被沒有獲選的團隊拿來當作批判評審不夠專業的理由。
事實上,評審本來就未必比參加團隊要對這些術語來得熟悉。專業術語來作為區辨性的假設,也大都只是想拿到計畫團隊的想像。相對於此,評審比較實際的意義來說,應該是掌握權力分配資源者的代言人。讓評審看懂,意味著讓擁有權力的人能夠放心這筆資源未來將以什麼樣的方式被分配,會創造出什麼樣的結果。這裡所需要的黑話,應該是資源分配的私房話語。
這些私房話語當然也可能是公共領域中的語言與詞彙。與公共領域的交集越多,這樣的評審作業就越公開,與公共領域的交集越少,越傾向於密室會議,一小撮人來決定資源將如何地被分配。與公共領域的交集範圍,並不見得代表著結果孰優孰劣。選擇用他們的語言來陳述你的理念,並不見得代表著投降與放棄。妥協永遠都是策略性的,指向某種階段性的目標。沒有辦法達成預期的目標,也絕對不會只是因為語言的調整變音,而取代了執行力上的不足。
所以我覺得在企畫書上的溝通失焦,其實讓各方想法理念之間的對話少了很多可能性。畢竟,最終需要檢證的應該是執行成果、效應,而非這些黨同伐異的語言徽章(identifier)。
這是語言的交鋒,也是我覺得在目前的環境底下撰寫計畫書的一些心得。